]疫情之下,2020年成为了一个大变局时代,中国城市竞争格局也在随之发生变化。

其中,湖北、天津和黑龙江三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到-9.42%、-1.75%和-0.24%。经济的梯度推进则进一步得益于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带动了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和现金流的同步推进。

喜迎建党九十周年 走访慰问老党员

在居民收入方面,19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中西部地区表现更加抢眼。从增速来看,与GDP回升步速相似,上半年全国共有19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中西部地区涨势更加显著。二季度,湖北经济强势发力,GDP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9.9个百分点,部分经济指标由年初加速回升。上半年数据显示,上海和北京两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4万元,继续领跑全国其他城市;浙江、江苏、天津和广东四省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分别破2万元关卡。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稳就业政策相继落地,收入提高将带动消费后劲稳步回升。

甘肃在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9.6%的同时,基建投资降幅收窄20.1个百分点至-0.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9%;浙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交通投资分别增长12.3%、13.5%和1.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2.7%。今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与会人员利用一整天时间交流了调研成果,围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党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谈认识、摆问题、讲对策,对天津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思路、举措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坚持集思广益目前,一些惠企政策在落实上还存在难点堵点,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这些会议基本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展开,提出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方法路径,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为市委建议阶段,将形成全市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初稿,形成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初稿,开展规划衔接,组织社会各界参与论证,形成市委规划建议(代拟稿),按程序提交市委全委会审议。

其中,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为基本思路阶段,主要是组织开展重大问题前期研究,形成全市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十四五时期,是山西省转型出雏型的发展关键期,因此山西强调围绕转型出雏型谋篇布局十四五,确保转型出雏型的重要阶段性战略目标在十四五变成现实,在十五五基本实现转型,十六五全面完成转型,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确保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喜迎建党九十周年 走访慰问老党员

会议强调,要把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部署改革任务的落实同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把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贯通起来,有针对性地部署推进关键性改革。河北则强调,要牢牢把握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这个总目标,自觉置身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中,找准发展战略方向,科学设置和测算目标指标。黑龙江、江西、河南、广东、云南、西藏、青海等省(区),通过召开省(区)委常委会会议、省(区)政府常务会议、省(区)政府党组扩大会议等形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及中央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抓紧研究制定本省份十四五规划。在7月21日下午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同样提到了十四五时期。

8月5日至6日,海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率省政协调研组到万宁市就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亮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建议等主题开展调研。早在2019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专题会议时,就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深入调查研究,汇众智聚众力,精心组织、抓紧起草形成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重大专题研究,征求各方面和专家的意见,群策群力,进一步做好起草规划纲要框架的工作。不难看出,要形成一份最终的规划方案,前期调研和论证非常重要。正确的规划离不开对发展大势的清醒认知,也离不开对基层情况的扎实调研。

例如,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朱永新考虑到,2020年,国家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关概念和与此关联的教育扶贫政策和措施面临退出或调整。7月27日,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召开,强调规划编制将坚持问题在哪里、症结在哪里、对策在哪里、落实在哪里等四个在哪里工作方法,注重实地调研和开门编规划。

喜迎建党九十周年 走访慰问老党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进行了疫情下国际经济趋势的专题辅导报告,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彭军也在会议上作了湖北省政协关于科学编制湖北省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的发言。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吸收企业家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山西、山东、湖北、青海、贵州、河北、辽宁等地的省级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由省委书记或省长担任。集思广益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开门编规划原则。人民政协等机构也在行动。8月4日,天津市召开十四五规划调研研讨会,值得注意的是,会前,天津市领导结合分管工作就十四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7月8日,湖北省政协十二届九次常委会议召开,共商十四五发展大计。江西坚持把自身发展放在两个大局和两个一百年交汇点的时空维度去思考谋划,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要提前谋划十四五时期改革工作,更加注重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更多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要求将此事纳入十四五规划中考虑。

较早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还有重庆市。在此基础上,又借鉴国家和有关省市选题方向,突出新发展理念和天津特色,最终确定了31个研究课题。

各地进度不一,但均已召开过省级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各地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思路,既是依据中央对十四五时期发展大势的判断提出的,也体现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接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专家们围绕河北十四五时期的战略定位、发展路径,从推进改革开放、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创造雄安质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很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例如,陕西省提出要紧紧围绕做好陕西新时代工作的五项要求谋划好十四五发展,静下心来抓落实、干实事;西藏自治区则以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工作方法,着力构建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区内消费升级,推动自治区从投资拉动型经济向外向型和消费型经济转型;天津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打造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双城发展格局。

五年规划的研究课题一般是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参与研究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多达数千人,最终将形成研究报告,直接为起草规划纲要服务,提供重要参考。在此次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集思广益体现得尤为明显。

我们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入研判、深入调查、科学决策。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定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十四五规划正在编制中,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深度调研。接下来一段时间,各地的调研工作仍将密集开展,为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依据。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于今年8月4日召开,听取全省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前期研究包括进行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其中一项主要工作是前期调研。地方对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视,还体现在主要领导牵头。

2019年10月15日,贵州省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会议召开,研究讨论贵州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基本思路,部署相关工作。从去年开始,调研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

先调研后交流,就可以在此前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推进。各地落到实处梳理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8月以来,已有十余省(区、市)召开会议,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发展大势,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落到实处。

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勇认为,当前,我国仍处在生态文明建设爬坡过坎阶段,要做好十四五和中长期节能工作规划,推动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跨越赶超。例如,今年,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首次尝试面向全社会全过程开门编规划。